張世傑先生 (興田)

張世傑先生 (興田)
短訊SMS的反思
刊登日期: 2015-10-02
2015年6月26日,一位芬蘭的電子工程師 Matti Makkonen 逝世,享年63歲。Makkonen的離世並沒有帶來世界有什麼震撼之處。但他的發明 – SMS,卻帶來通訊極大的革命,這就是利用手機的內置功能,不需使用上網的數據,便可以利用輸入文字的方法向接收者發出訊息。

他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,正值在1984年參加一個通訊會議的期間,只是不被大會重視。但他並不因此罷休,經多番研發,終於在1992年12月2日,把第一個短訊的訊息由電腦發出去,而接受的正是一部手提電話,短訊的內容是Merry Christmas ”聖誕快樂”。試驗成功後,他並沒有為這科技申請專利,使這科技廣泛也被使用。

雖然SMS的使用者漸漸下降,但其「無聲訊息」的理念和科技,經已廣為人所接受了。直到現在,文字短訊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並且經已廣泛地應用在whatsapp,微訊等應用程式了。

通訊的應用程式的確帶來很多好處和方便……,這些好處也不用多寫,讀者應比我更清楚了解。
但我們也需要觀察一下,在我們乘搭港鐵的時候,車廂裡面的聲音基本上是人聲小,車廂所發出的聲音大。此外,差不多每個乘客都成了低頭一族,他們都聚精匯神地「打機」或「追」劇集,亦有很多人努力地與別人互通消息。這種情況不單發生在港鐵的車廂裡,也發生在辦公室、發生在很多公眾的場合,也發生在家的裡頭。

驟眼看來,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法漸漸地被通訊的應用程式所支配了,其惡果就是削弱了人與人之間言語的溝通能力,說話的語句因此變得短速,而且缺乏耐性,彼此誤解的機會也相應增加。

在此,我們也需要安靜下來,反省一下我們與神的關係和與肢體的關係是否越來越遠,溝通的模式是否經已「SMS」化了 – 短促而且短暫。例如,祈禱讀聖經的時間是否越來越短、沒有太大的耐性追求靈命的成長、越來越不明白神的話。與眾肢體的相處溝通方面,我們又是否覺得現時的團契 / 小組的生活經已很足夠、溝通的方式是否使用短訊代替了面對面的談話、見到仍未相識,仍未入組的肢體的時候,會否「掂行掂過」呢?在聚會方面,會否在崇拜、會議,或團契小組聚會期間忙碌於回答短訊而無法集中於聚會的內容呢?

讓我們一起重溫上月牧讀文耕的金句吧!

約翰一書1:1-3「我們將所看見、所聽見的,傳給你們,使你們與我們相交,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。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,使你們的喜樂充足。」

讓我們放下這些通訊的工具和軟件,用時間來到神的面前,也用時間與人相處,互相交通,互相禱告,互相鼓勵,互相支持。

作者:陳培明牧師